郭向平
?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加强对本级政府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如何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发挥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政府预算监督中的作用,是各级人大不断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今年我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设立历下区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决议及其组成人员名单,这是区人大组织机构建设上的一件大事,无疑将进一步加强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工作。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将在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下,创新工作方式,健全完善制度,在规范预算编制内容、预算编制报批和审查程序,以及预算执行的实效等方面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对政府预算的审查监督实效。
一、改进监督方式,创新监督手段,注重预算监督的超前性
做好预知和超前准备工作是人大开展预算审查的前提和基础,是使监督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的必要条件。要有预知性和超前性,就必须提前介入。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提前介入财政预算草案编制方面,主要借力“三个重要依据”:
第一,开展调查研究,把单位和部门的意见建议作为审查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在政府“定盘子”前,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就要深入财政等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政府在制订预算收支计划过程中的主要情况和各部门对预算安排的意见建议。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
撰写预算年度安排意见和建议提交区政府,做到提前介入。
第二,在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审议调研“一府两院”有关工作时提出的意见作为审查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根据全年的视察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各位组成人员对政府有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理每次审议发言的内容,将有关涉及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汇总起来,作为审查预算编制的重要内容。
第三,把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建议作为审查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为了科学合理安排财政预算及部门预算,克服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人员少,审查时间短、审查难以全面的问题,财政经济委员会要依靠其他专门委员会,请专门委员会就归口联系的单位和部门的经费预算提出意见。这样做不仅减轻了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工作担子,更重要的是使预算编制的监督更加真实全面有效。
根据“三个重要依据”,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再以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名义,写出具有实质内容、针对性强的预算安排意见函,告知区政府财政部门,供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参考。财政经济委员会在政府还没有提交正式文本就超前介入,使一些问题解决在党委和政府还没有开会议定之前,这样将大大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赞成票比例。
二、加大预算执行力度,规范预算约束,维护人大审议决定的权威性
预算是经全体人大代表表决通过的,具有权威性。在预算执行上,要重点关注人大审查批准预算的权威性问题。人大通过的预算有没有权威性,关键体现在有没有执行力和预算约束上。为了加大预算执行力度,规范预算约束,增强人大批准预算的权威性,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工作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监督工作,应把握好“三个重点”。
一是开展对部门预算批复的监督审查,重点审查与人大批准的预算是否一致。为了使人大通过的预算能及时批复到预算部门,财政部门应在人大批准后规定时间内下达批复文件,并把所有批复文件报送人大备案。备案的目的主要是看下达的批复有没有少科漏项,看是不是与人大通过的预算有所不同,看是否在项目中打有埋伏,以保证批复与批准的预算的一致性。
二是开展对预算中没有细化的大项开展监督审查,重点审查对大项的二次细化是否具体。预算审查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预算细化程度不够,为行使有效的监督带来困难。如“产业发展资金”、“城市建设发展资金”、“民生发展资金”等几百万和上千万元的项目资金,如果没有细化到主体小项,使用起来随意性很大,甚至有可能会挪作他用,容易导致监督不到位的现象。
三是开展对预算调整的审查监督,重点审查在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是否有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年初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全年预算具有严肃性,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整的,要严格按照监督法和预算法的要求依法进行审查。经过审查确需调整的,提交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查通过,不需调整的将不予调整的建议和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区政府有关部门。
人大财经委按照“三个重点”去履行监督职能,重点明确,细节清晰,原则性强,有利于增强预算执行的约束力,有利于维护人大表决通过的年度预算执行的权威性,有利于提高预算部门的人大意识。?
三、拓展预算审查内容的监督空间,注重预算审查内容的全面性
多年来,预算外资金游离于人大监督之外,认为预算外资金是单位的自有资金,导致乱收乱用,私设“小金库”等规避检查和监督。区人大财经委在审查本级财政预算时,要注重加强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将政府的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审查监督范围。
一是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督审查。非税收入的管理必须大力推进部门预算,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单位支出。现阶段对非税收入虽然纳入了财政预算,但仍然是收费单位受益大,财政对非税收入的调剂力度不大。为了解决部门间支出差距问题,财政经济委员会将建议区政府及财政部门加大非税收入的管理,逐步提高财政对非税收入的调控比例,用调控的资金缩小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差距。
二是加强对基金收入的监督审查。随着事业的发展,各项基金收入也不断增加。这些基金如何用好,是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审查预算时的一个新的重点。财政经济委员会要采取听取专题汇报等方式,了解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督促政府加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统筹安排使用,制定统一的资金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的资金分配方式,避免交叉重复,提高基金收入的使用效率。
三是加强对国有土地出让资金收入支出的监督审查。在所谓的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往往把卖地收入当作弥补地方财政收入不足的重要来源,土地收入体外循环没有几个人能够说清,如何用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资金,对于土地合理开发和利用至关重要。因此财政经济委员会要深入财政和国土等部门了解情况,以监督土地出让收入不得挪作他用。
财政经济委员会扩大审查监督的内容,对于提高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的透明度、减少挪用,防止私用,杜绝腐败,管好用好人民的钱袋子,真正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完善预算审查监督制度,增强预算审查监督的规范性
预算审查按照监督法的要求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坚持这些程序,进行依法审查是保证预算编制完整性、预算执行严肃性的重要环节,必须在具体的审查环节上进行规范。
一是完善工作报告制度。一方面是预算编制、执行、调整法定报告制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要求报送人大审议、审查和批准。另一方面是加强与政府和其他预算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建立预算执行的工作报告制度。建议政府、财政和预算部门定期向人大报送日常简报和简表,以便人大及时掌握预算资金的具体运行情况,了解预算资金的收支和执行情况。
二是完善信息交流制度。建立完善人大与政府之间有效的预算信息交流制度是提高监督实效的主要手段。财政部门要与人大有关部门实现信息联网和信息共享,以便于人大及时掌握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同时,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要通过组织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并将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及时反馈给区政府财政部门,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三是建立健全政府资金的采购制度。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政府采购虽然有一系列审查、管理、监督机制,在公开竞争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上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因此,应加强政府采购资金的管理,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
规范预算审查,建立相关的预算审查制度,有利于规范预算行为,及时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和依法理财。有利于优化支出结构,让更多的改革红利惠及人民群众。
五、提高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质量和水平,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预算的编制具有原则性,预算的执行具有约束性,在编制和执行过程中,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较强的专业知识,外行监督内行,注定监督不到位。这就要求人大在监督上增强专业力量,发挥专业人才的力量,才能做到监督到位。
一是优化人员结构。从人大内部来讲,就是要优化人员结构,既要把握年龄结构,做到新老搭配。也要把握知识结构,做到知识全面。注重把从事财经、审计、金融、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管理等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安排到财政经济委员会担任兼职委员职务,借助其专业知识提高预算审查监督的质量,从而增强监督实效。
二是借助审计外力。人大财经监督具有至上性、不可抗性、单向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但目前就总体而言,还存在监督手段和机制不适应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预算的规模越来越大,给预算监督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由于财政经济委员会人员较少,专业知识的相对不足,加上现实又不可能深入财政部门去调取收入和支出信息,收入和支出仅凭财政部门呈报,导致具体情况了解不够清晰,监督力度还有所不足,缺乏深入财政收支源头的监督机制。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要深入了解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必须借助审计的力量,发挥审计的专业作用,发现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以增强财政预算监督的力度。
三是狠抓督促落实。第一,跟踪督查问效,实行部门预算抽查,巩固预算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第二,严格制度促效,预算审查监督的制度出台之后,关键是严格执行。在工作中与政府及财政部门共同遵守的制度主要有:预算编制和预算调整的报送制度,严格报送内容和时间;科目间的变更报批制度,如遇预算执行中要进行科目间的变更必须报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和区人大常委会批准。严格制度将增强预算监督的实效性。第三,开展专项检查增效。为了加强各项配套专项资金的监督,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还将重点对一些专项配套经费到位情况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增强专项资金的使用实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区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资金的要求越来越高,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认真履行预算监督职责,落实监督实效,是对区人大常委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通过预算负责的实际行动,必将有力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